全科医学专业
一、科室基本情况
全科医学是一个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二级学科。全科医疗负责健康时期、疾病早期乃至经专科诊疗后无法治愈的各种病患的长期照顾。全科医生常常具备综合性的医学专业知识、高尚的素质、丰富的生活经验、卓越的管理才能及执着的科学精神。
我院全科医学专业创建于1998年,是济南市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精品工程。设有全科门诊、全科病房、全科医学教研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师资力量雄厚。医院设有全科医学基层实践基地和临床实践基地。专业团队共有医师37人(研究生及副高以上14人),护士77人组成。
临床实践基地全科医学科开放床位40张,平均年住院1300多人次。全科医学门诊组织多学科会诊,并负责双向转诊。全科医学医护团队利用全科医学的思维,在分级诊疗、老年慢性病的管理以及预防和康复等全方位、人性化的为患者提供特色服务。主要负担病种:专业科室治疗效果不好的内科疾病、未确诊的内科疑难杂症、心脑血管联合病变的规范治疗、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规范治疗(主要为高血压与糖尿病的联合治疗)、四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处理、多系统多部位血栓性疾病、多器官功能不全、复杂感染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抢救和规范综合治疗,以及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的防控和疾病筛选。开展高龄患者特色护理及持续性康复随访服务等。基层实践基地附设有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承担着辖区内15.6万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工作。社区设有全科医学科、中医科、康复理疗科、口腔科等科室,每年门诊量50-60万人次。
2007年我院顺利通过了卫生部评审,成为“全科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山东省“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基地”、济南市“全科医学实践培训基地”等。2013年10月12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到北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视察工作,称赞:“北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愧是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百姓做了很多工作”。2017年北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国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该社区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层实践基地。每年举办国家级和省级继续教育项目。每年接收数百名全科医师各类培训,常年接收护理研究生、本科生实习及台湾等地见习生,接待全国各地参观学习,开展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先后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巾帼文明岗”等七十余项荣誉称号。我院非常重视全科医学的发展,把“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与大力发展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相结合,大力发展健康教育工作,切实做好居民的“健康守门人”。先后选派5人分别赴美国、香港参加家庭医学师资培训,2018年选派8人参加了山东省全科骨干师资培训班。我院一名老师获得2019年度全国优秀全科医生称号。
二、专业发展方向
2011年7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在我国初步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全科医生与城乡居民基本建立比较稳定的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全科医生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我院党委高度重视全科医学的发展问题,把工作重点放到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上,指导医院全科医学学科建设与管理工作,及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提出不断改进的意见和措施,使我们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学科建设不断完善。经过不断的建设,我院全科医学专业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一)提高患者依从性的社区健康管理模式研究
通过了解社区居民和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认同度、满意度和依从性,探讨提供居民或患者依从性的可行的、可操作的有效的健康管理模式和经验,包括人员、流程、分工合作及管理制度等,以便提供建议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任务目标进行适度调整。经过查阅相关文献,开展案例研究。对不同健康管理模式和不同人群的认同度、满意度和依从性进行调查,了解其现状,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提高患者依从性的健康管理模式建议。重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降低各种疾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全方位、个体化管理,提高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认同度、满意度,提高患者健康行为信念,改善依从性,为防止疾病的发展和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依据,从而降低致残率、致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为社区健康管理模式进行在全国推广,提高全民生活质量,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提供思路。
(二)全科医学专业人才梯队建设
全科医学是基层的医疗和保健,强调为社区居民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同时,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综合性、持续性、协调性、可及性和个体群体一体化照顾。
1.全科医学专业人才梯队建设:作为原卫生部“全科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结合全科医学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服务六位一体服务内容,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及时总结计划实施的经验,提出不断改进的意见和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全科医学教学体系,并通过“济南市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培训需求与管理对策”的课题研究,积极探索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全科医学人才,以满足社区卫生服务和基层医疗的需求和发展。
2.探索全科医学工作流程:全科医学作为我国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在具体的工作中,通过切实有效的服务模式、工作模式开展全科医学已成为社区医务工作者讨论的重要话题;我们结合自身经验和全科医学特点,总结经验、不足,努力探索一个适宜的全科医学工作模式,做到“立足济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促进我国全科医学事业的发展。
(三)创新服务模式,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所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最早于2011年12月率先在济南市开展了家庭医生式服务,被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山东电视台、大众日报、济南日报等众多媒体采访报道,创新了服务模式,改善了医患关系,提升了服务水平,截至2017年底共签约4.5万余人;于2017年10月全面展开了2.0版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截至目前签约31560人,其中有偿签约2486人。
依托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试点医院心血管专业和内分泌专业的专科医生作为家庭医生在社区机构提供签约服务,形成1+1+N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即1名专科医生+1名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医师(含助理公共卫生医师)等组成,采取团队服务形式,这样有利于医院优势资源下沉到社区,也有利于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的畅通。
根据居民的健康需求,制订了12类人群24种菜单式服务包,居民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相应服务包。同时,根据目前居民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情况,成立了长期医疗护理服务团队,将长期医疗护理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深受社区失能老人的欢迎。同时与辖区办事处、居委会建立良好沟通协调机制,聘请办事处计生科长作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领导小组的副组长,与办事处和居委会联合推进和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以深化医改为契机,把居民的健康当作第一目标,把居民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居民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为辖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实惠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挖潜创新,取信于民,努力实现更大的发展和跨越。